[原创]《拼泥板》教学反思

[原创]《拼泥板》教学反思

   

  [原创]《拼泥板》教学反思   《拼泥板》一课是湘美版三年级下册“造型·表现”领域范畴的一节动手实践课程,“陶泥造型”类型的教学已经成为近几年美术教育的一个亮点,它不仅将美术教育与现代教融为一体,更注重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不少学校也将陶泥课程引进校园,编成校本课程资源,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丰富美术创作的形式。  备课环节中,我定了如下三项目标:首先,通过本课教学初步学会运用“卷折成型”、“切割与拼接”的方法制作简单的泥塑作品,让学生认识并了解“拼泥板”方式制作出的作品其外型特点。其次,通过课件展示、范作展示、小组合作探究、成品分享交流等方法来体验“拼泥板”技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泥塑技巧,拥有简单的立体造型能力。最后,通过欣赏陶艺作品,激发学生对陶艺的兴趣,发展学生形象思维,培养其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发现美、创造美。培养学生的勤于动手的良好习惯。并且以这三点目标开展课堂教学。  教学环节中,我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初步设疑、感受新知→讲解新知、创作尝试→展示作品、交流评价→拓展延伸”这些环节为主体流程,围绕以上环节开展教学。首先,以“参观艺术展览馆”为情景,激发学生对于陶艺制品的兴趣。其次,通过示范、交流、讲解、创作等步骤,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拼泥板”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再次,以“交流展示”为平台,鼓励学生大胆分享自己的作品,说出创作想法。最后,以“古代劳动人民动手创造幸福”为背景,培养学生勤于动手的良好习惯。  超轻黏土类型的课程是符合三年级学生兴趣倾向、并且能够培养多种能力的综合课程。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导入环节学生兴趣浓烈、配合度高。探究环节,学生善于动脑、积极分享自己的想法与创意。展示环节,学生大方有礼,说起自己的创作意图绘声绘色。总体而言教学设计环环相扣,难易程度合理,整体教学完成比较顺利。  不足之处:由于学生接触“超轻黏土”类型的课程要比“绘画”类少,学生对于超轻黏土充满了好奇,以至于在上课过程中,总会有学生想要“偷偷”的摸一摸、捏一捏自己的泥,导致极少数时刻跑神,或者是到达截止时间还没完成作品的现象。对于这一点,还需要我再用合适、恰当的“教育机智”去引导他们回归课堂,同时再给予这些学生更多地关注,让他们时刻在我的注意范围内。
网站部分信息来源于自互联网和网友上传,只为方便大家查询浏览,请自行核对信息的真实情况,本站将不承担任何责任!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 视障小提琴女孩:我想让你“听”到“雪花”的温暖
  • “连环画中的党史故事真好看”
  • 送别!我国著名物理海洋学家文圣常院士逝世
  • 大连:幼儿园停课,中小学全部调整为线上教学
  • 教育部:投入试运行的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