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心中有爱,教育有方”教学反思

[原创]“心中有爱,教育有方”教学反思

   

  [原创]“心中有爱,教育有方”教学反思  上周例会,楚校长分享了“心中有学生、眼中有学生和口中有学生”的教育理念的分享,让我感触颇深,思考良久,我认为应该从备课、课堂与课后进行。  对于备课:备课不仅仅是备课本,备课标,更加重要的要备学生,深入了解学生的学情。  一、是否真正的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包括了解孩子的身体、智力、认知水平、学习习惯、社会交往技能等。面对出现问题的孩子,不能带着个人感情色彩,站在“制高点”随意给“犯错”的无辜学生贴标签。只有真正爱孩子的老师,才能做到与孩子共情,用悲悯之心关心体谅孩子。  二、是否了解孩子的家庭背景。了解学生过错的根源,而不是把所有责任都推到孩子身上。当孩子出现问题,应该把自己当成孩子,感同身受,这样做出的举措才是真正为孩子好的。  对于课堂,老师不仅仅要关注优等生,更要关注后进生,我认为心中有学生,眼中有学生,口中有学生,重要的是对于后进生的态度。  学困生需要借助外在的动力进行学习,外界的鼓励形成喜悦的情绪进而产生学习的兴趣,逐渐形成内在动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为学困生创设能充分展示学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享受到成功之乐,从而帮助他们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积极参与到自主学习的活动中来。此外,我们还要注意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树立他们学习的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努力使全体学生都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全面提高学习质量。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优等生可以得到发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帮助和提高。因此,教师在组建学习小组时,就要有意识地把好、中、差三种学生安排在一个小组里。对小组里成绩较好的学生,老师要给他们提出明确的要求和任务: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要主动帮助学困生,多给他们发言的机会,督促、帮助学困生主动积极思考问题,对学困生的帮助要有耐心,教师又给学困生提出明确的要求:每次小组讨论、交流时必须发言。防止小组讨论时优生发言,差生无言的局面。通过优秀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和行为,学会交流,增强合作意识,来启发感染成绩差的学生,让他们能主动地看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及时改正缺点赶上优等生。这样,学困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中既感到有同学的帮助,享受到集体的温暖,又使他们学习得到进步和提高,从而进一步树立起自主学习的信心。关注学困生,教师的教学重心要下移。首先,课堂小组合作讨论时,教师要深入到各个小组中去,特别关注学困生的思考、发言,引导、帮助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倾听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想法。其次,小组合作讨论结束后,在小组的汇报时,把教学的目标直接指向学困生,让他们代表小组来汇报合作学习的结果。有的学困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想回答又怕回答时,这时,老师要给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你能行”的鼓励,这样学困生才会鼓起勇气进行回答。  课后对于每个学生也要有同样的关注度,对于一些特别的孩子,还应该给与特别的关怀,对于优等生可以进行培优,对于后进生可以进行补差,对于学习动力不足的同学,课后进行谈话,让孩子打开心扉,产生学习动力,对于性格比较孤僻的孩子课后举行一些活动,让她感受到集体的温暖,逐渐融入到集体中,对于中等生也要及时关注,提高他们的兴趣,让他们的兴趣更进一步。  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也要时刻牢记:“眼中有学生、心中有学生、口中有学生。”
网站部分信息来源于自互联网和网友上传,只为方便大家查询浏览,请自行核对信息的真实情况,本站将不承担任何责任!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 视障小提琴女孩:我想让你“听”到“雪花”的温暖
  • “连环画中的党史故事真好看”
  • 送别!我国著名物理海洋学家文圣常院士逝世
  • 大连:幼儿园停课,中小学全部调整为线上教学
  • 教育部:投入试运行的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