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成考高升本中国现代史考点复习笔记

广东省成考高升本中国现代史考点复习笔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10.1 统一后任务:1.消灭国民党残余军队;

2.抗美援朝 1950年 “联合国军”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司令员指挥下 上甘岭战役是其中著名的一次战役 1953.7 <朝鲜停战协定 意义: 粉碎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计划;捍卫了世界和平。

3.镇压反革命: 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创造了安定的条件

4.土地改革运动 彻底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5.恢复国民经济 “三反” “五反”运动

(3)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封建半封建——社会主义

(4)1953——1957 以重工业为主 对农业(农业合作化运动,走上了社会主义合作化道路),手工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把资本主义工商业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和赎买的方式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1956年底 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1954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正确决策及其曲折

(2)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956年 北京 :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整风运动 反对官僚主义 宗派主义 主观主义,以改进党的作风,加强党和群众的密切联系。

(3)经济建设的失误及其调整

(4)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脱离了实际情况,违背了客观规律

“大跃进” 1958.8 要求工农业生产高速度发展 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运动: 几千万人上山,土法上马,小高炉遍地开花,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人民公社化运动 特点“一大二公” “大” 是指规模大; “公”是指实行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国民经济出现困难

“反右倾”斗争 1959.7 江西庐山

调整国民经济任务的完成 “调整 巩固 充实 提高” 我国试爆第一颗原子弹取得成功 石油产品全部自给。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1)“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发动

(2)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 开始标志:中共中央发出”五一六通知“ 聂元梓等 ”走资派“ 毛泽东写了 ”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 历史名词: 红卫兵 ”造反派“ ”四大“ ”踢开党委闹革命“ ”黑帮“ ”牛鬼蛇神“

“全面夺权” 1967年初 “一月革命” “二月逆流”

(3)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1969.4 林彪为党中央副主席。 9.13凌晨 林彪反革命集团被彻底粉碎。

(4)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 1975 “右倾翻案风”

(5)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覆灭

(6)“四五运动” 沉痛悼念周恩来 也称“天安门事件”

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覆灭 1976年初 华国锋 李先念 叶剑英等领导下 江青反革命集团被彻底粉碎。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伟大的历史转折

(2)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背景:1. 开展关于真理标准讨论;2.“两个凡是” 的正确认识 1978年冬 北京 内容:思想上从“两个凡是”到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政治上停止使用 “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3.平反冤假错案 . 意义: 党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有深远的历史意义(遵义会议 八七会议)

改革开放 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各种体制,按照平等互利原则,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利用国外资金。 1982年 我国新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法。

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 粮食 棉花产量跃居世界首位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

(4)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987.10 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确定了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 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经济建设分三步走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1992 目标: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江泽民总书记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社会主义时期的统一战线 民族工作和外交工作

(1)统一战线的发展 “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 的方针 标志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2)爱国统一战线 目的: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 肝胆相照 荣辱与共”(共产党处理与民主党派关系的方针)

(3)民族工作的成就 国民政府实行民族压迫 民族歧视政策; 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少数民族实行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

(4)外交战线的胜利 1954 周恩来访问印度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解决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1954 日内瓦会议 1955 亚非独立国家在印尼的万隆举行亚非国际会议 “求同存异”

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和中美 中日关系

1971年 第26届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1972年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 中美上海公报

1972年 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 双方签订了中日邦交正常化协定。

社会主义时期的科技 教育和史学

邓小平提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钱学森 “中国导弹之父” 邓稼先 “两弹元勋” 袁隆平 籼型杂交水稻 建国以来第一个特等发明奖

教育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九年义务教育开始逐步实施。

网站部分信息来源于自互联网和网友上传,只为方便大家查询浏览,请自行核对信息的真实情况,本站将不承担任何责任!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 红色家风故事:一份传家宝 一脉家国情
  • 职教“有学头、有盼头、有奔头” 能缓解家长焦虑吗
  • 李春鸣:开拓东南亚华侨进步教育事业
  • 自考专升本和网教专升本有什么区别?
  • 2022年海南成人高考专升本报名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