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汉语言考几科(自考汉语言要考几门)

自考汉语言考几科

自考汉语言文学有哪几科规定考多少分

江苏2010年自考汉语言文学(本科段)专业计划 专业代号: 主考学校:南京师范大学 序号 课程代号 课程名称 学分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 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3 英语(二)◆ 任选一门 14 日语◆ 14 法语◆ 14 俄语◆ 14 4 中国现代文学史◆ 6 5 语言学概论◆ 6 6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7 7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7 8 外国文学史 6 9 美学 6 10 - 12 中国文化概论 考外语者任选三门,不考外语者全选 5 红楼梦研究 4 鲁迅研究 4 20世纪欧美文学史 4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 4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4 13 毕业论文(不计学分) 学分合计 不少于70学分 每科60分就算通过

河北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科要考几科呀?还有 哪几科是选考的呀 各位仁兄仁姐帮帮忙呀

1 毛泽东思想概论(0004)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0005) 3 英语(二)(0015) 4 日语(二)(0016) 5 俄语(二)(0017) 6 语言学概论(0541) 7 中国现代文学史(0537) 8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0538) 9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0539) 10 美学(0037) 11 外国文学史(0540) 12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8002) 13 训诂学(0819) 14 报刊编辑学(8003) 15 汉语修辞学(8004) 16 新闻采访学(8005) 17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0814) 18 中学语文教材教法(8006) 19 中国文化概论(0321) 20 毕业论文及答辩(6999)

汉语言文学本科自学考试有哪些科目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安排,分为两大类: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
具体科目如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英语(二)、美学、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中国古代文学史(2)、外国文学史、语言学概论、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应用写作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毕业论文。
国家承认学历的专科及以上毕业生均可报考本专业。
不考“英语(二)”者,须加考“应用写作学”、“ 计算机应用基础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 三门课程。
扩展资料: 自学考试专业的课程设置分为: 1、公共基础课:所有专业或者同类专业应考者都必须参加的课程。
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英语(二)》、《政治经济学》等。
公共课虽然不一定同所学专业有直接联系,但它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为进一步学习其他内容提供方法论不可少的课程。
2、专业基础课:该专业考生要学习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
基础课是为了应考者掌握专业的知识,学习专业的科学技术,发展我们有关能力打下基础。
像工商企业管理(本)专业中的《管理学原理》和电子商务专业的《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这类的,就属于基础课了。
3、专业课:同专业知识、技能直接联系的基本课程(简称专业课)。
4、选修课:有限制的选择自己需要的科目进行学习。
选修科目的选择是有限制的,只能在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课程内选择。
简单说就是给我们一些选修科目,自己挑着学。
考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择想考的科目。
5、实践性环节。
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类课程的学分比例大致为3:4:3或2:5:3[14] 按照专业考试计划的要求,每门课程进行一次性考试。
课程考试合格者,发给单科合格证书,并按规定计算学分,不及格者,可参加下一次该科目的考试。
专科(基础科)一般为3—4年,本科一般为4—5年。
社会上很多培训机构广告称的1年自考是夸大其词,并非国家承认的全国统一自学考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汉语言文学(本科段)专业考试计划 专业代码:c 一、考试课程及学分 课程类别 序号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备注 必考课: 公共基础课 0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0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 专业核心课 03 美学 6 04 古代汉语 8 05 中国现代文学史 6 06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7 07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7 08 外国文学史 6 09 语言学概论 6 选考课 推荐选考课 (选考课不得少于4门、学分不得低于18学分。
) 10 英语(二) 14 11 中国文化概论 5 12 对外汉语教学法 6 13 汉英语对比 6 14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 5 15 比较文学研究 5 16 论文写作研究 5 17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研究 5 18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5 19 中国古代文论研究 5 20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研究 5 毕业环节 21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 0 总学分 70

网站部分信息来源于自互联网和网友上传,只为方便大家查询浏览,请自行核对信息的真实情况,本站将不承担任何责任!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 16个首轮“双一流”建设学科被公开警示或撤销,如何看待
  • 教育部:科学精准做好寒假、春节和冬奥会期间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
  • 高精尖缺:本科专业调整关键词
  • 北京校园无线网络覆盖率将达100%
  • 中瑞智能制造创新实践基地项目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