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大70周年校庆 · 校友风采 | 潘强:从无到国际一流媒体

广西民族大学自1952年成立至今,始终坚持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凝练出“民族性、区域性、国际性”三性合一的鲜明办学特色,累计为国家培养了30余万名毕业生,涌现出一大批治学、兴业的优秀人才。一代代民大人接续奋斗,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天,母校以你们为荣!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自强不息的民大人将永远保持奋进的姿态,努力开拓学校发展新格局,以优异成绩献礼建校70周年,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从广西民族大学毕业后

 2008级编辑出版专业校友潘强

从广西民大到新华社

积极进取、坚持不懈、永不止步

成为了一名优秀的记者

向着自己的梦想不断前进

让我们一起来看潘强的故事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今年1月1日正式生效,标志着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扬帆起航。新华社举办的智库访谈节目《新华智策》第二季第七集,邀请了多位研究员为中国参与RCEP、拉动国际贸易投资增长、促进全球经济复苏建言献策。其中一位年轻的国家高端智库研究员便是新华社广西分社总编室副总编辑潘强,他今年正好从广西民族大学毕业十周年。

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

潘强在广西巴马采访百岁老人

走进民大,追逐“外交梦想”

潘强来自四川,2008年,他在汶川大地震劫后惊魂中报考了广西民族大学法语专业。“民大法语专业对我有着强烈的吸引力,我梦想从这里开启自己的外交梦想——成为一名外交官,助力中非友谊发展。”潘强说。但当时法语专业名额稀少,潘强入校时被调剂到编辑出版专业,一下子把他从梦想拉回现实。

他到达学校后一度想过弃学打道回府,然而这座郁郁葱葱、随处都能听东盟各国语言的美丽校园深深吸引了他。

进入编辑出版专业学习的潘强选择留下来安心学习,在这里他延续着自己的外交梦想。他在《写作学》课程上的第一次作业《民大印象》被老师发表在《广西民族大学报》上,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关注,也激励他“原来我们可以用手中的‘笔’书写梦想,甚至改变命运”,从此他开始更加专注专业的学习,他期待通过新闻实现他的外交梦。

社团林立、各显神通是广西民族大学的一大奇观。大一时潘强经老师引导,进入一个需要考试的社团——广西民族大学大学生通讯社。那是校党委宣传部直属的“官方通讯社”,主要工作是采写新闻报道。经过培训、考试、实习,潘强很快成为大通社专题部的记者,跟着师兄师姐去采访写稿,把课堂上老师讲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采访中潘强终于见到了他梦想中的法语老师——来自法国的毕诺女士,在骨干记者的带领下,他合作采写的《从塞纳河流淌到相思湖的爱》发表在校报和学校网站上,当时在相思湖畔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广西民族大学开设东盟十国的官方语言,东盟各国政要、高校经常访问民大,潘强在采写与东盟开放合作有关的报道时深切感受到这一点。他决心学好外语,继续追逐他的外交梦。在民大“外语角”潘强遇到了陆红红,潘强流利的美式英语拉近了两人的距离,潘强发现家境贫寒的女生陆红红凭着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家知名外语培训机构的辅导老师,自己挣钱上大学,被评为“2008年中国大学自强之星”。

潘强当即与大通社专题主任肖飒合作采写陆红红的报道,这篇报道潘强写得特别用心,反反复复写了三次才完成,经指导老师黄国春编辑修改后,成稿《莫道女儿娇,自强出其巧》发表在校报后,被《广西日报》等媒体采用,这篇报道写得十分扎实感人,引起了强烈反响。第二年,这篇报道获得广西新闻奖二等奖,为潘强实现他的新闻梦增加了一块厚厚的垫脚石。

潘强大学四年发表了不少新闻作品,专业学习各科成绩都很好,英语六级取得六百多分。他说:“从2008年到2012年,用一个词来形容在民大的这四年,就是收获满满,民大让我的外交梦不断延续。”

从大通社到新华社,学无止境

怀抱着强烈新闻梦想的潘强毕业时把求职简历投向了四家中央新闻媒体,前三家因为各种原因面试时拒绝了他。2011年11月潘强参加了新华社统一招考,以优异成绩进入新华社广西分社第二轮考核。40多名面试者绝大多数是著名大学的研究生,潘强是少数几个本科生之一。面试后的实习和试用,潘强通过多个关卡,最终被录用。后来新华社广西分社一位领导说,潘强在学生时代能获得省级新闻奖,难能可贵,加上他对中国—东盟关系有一定了解,能讲流利的英语,这正是新华社十分需要的人才。

广是中国面向东盟合作的前沿窗口。进入新华社广西分社工作,潘强根据广西特色寻找自己的定位,他一心希望自己能在广西做一个研究中国东盟问题的专家型记者。潘强说:“这个目标其实很大,而且实现起来也很难,但正因为有挑战,才显得更加有意义,直到现在,我还在努力的路上。”

成为新华社记者的潘强并没有停止学习。2015年潘强进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在职学习,一边工作一边念书,二年时间里,往返南宁和北京之间飞行了将近6万公里。他把自己的时间分块细化,在该工作的时候工作,该学习的时候学习。2017年潘强获得北大法学硕士学位。

潘强说:“任何一个职业的忙碌,或者是工作的繁杂,都不能成为阻止学习的理由,新华社对记者的学识有比较高的要求,我只是选择了一种最为便捷的方式进修。要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需要下狠功夫,除了要做好自己的业务以外,更需要进一步拓展自己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2021年,潘强在学习路上更进一步,成为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世界史专业的在读博士。

铁肩担道义,文章写忠诚

潘强有多次到过东南亚国家采访的经历,足迹遍及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等多个地方。潘强说:“新华社正朝着国际一流的新型全媒体机构目标迈进,本身的国际化程度比较高,全球化视野是新华社记者的必修课。”

在众多国际政要的采访中,令潘强印象最深刻的一次采访是在第13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他作为中国媒体组的代表采访柬埔寨首相洪森。潘强说:“这是我第一次面对面采访外国政府首脑,那时我刚入社4年,单位给了我很好的机会锻炼,一开始也挺紧张,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包括了解中柬合作、柬埔寨历史、洪森首相的经历等等,可以说,每一个准备的环节都获益匪浅。”采访中,潘强与洪森首相从中国—东盟博会谈到中柬合作、中国—东盟合作,以及地区和全球形势。潘强说:“首相的知识面和眼界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增强了我做好国际报道、传播中国声音的责任感。”

十年来潘强采写了大量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报道,他先后担任新华社广西分社对外部副主任、对外采访中心主任,2021年起担任新华社广西分社总编室副总编辑。

潘强在采访泰王国驻南宁总领事馆

总领事彬嘉玛·塔维她雅浓

潘强说,记者铁肩担道义,妙笔出文章。但实际上,在新华社可能不止“无冕之王”这四个字,作为国家通讯社,笔下有“黄金万两”,也有“人命关天”,更有“匹夫之责”。

潘强认为,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尤其是新华社记者,第一,应该具备一定的新闻理想,“对党忠诚、勿忘人民、实事求是、开拓创新”是新华人的理想信念,我们处在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新闻理想显得更加弥足珍贵,做记者要坐得住冷板凳,坐冷板凳基础就是要有坚定的理想支撑;第二,作为记者,要秉持公平正义,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新华社的文章是全球公开发表的,要时刻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秉持公平正义,才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第三,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做记者很多时候也是一个斗智斗勇的过程,随时面对各种复杂情况。

以我之手,追我所愿。潘强有一句人生座右铭:“I am what I am”(我就是我),他认为喜欢的东西就应该去追求。潘强说:“从民大到新华社,自己很幸运能够得到许多良师益友的帮助,感恩民大的四年学习,让我有机会进入新华社,去实现我的理想。同时也很幸运能够遇到新华社这么好的单位和同事以及领导,给我提供这么好的成长空间,宽容我,保护我,让我有今天这样的发展。”

网站部分信息来源于自互联网和网友上传,只为方便大家查询浏览,请自行核对信息的真实情况,本站将不承担任何责任!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 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组织校园防急演练
  • 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感恩母校2020级毕业典礼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多举措上好疫情防控“思政大课”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召开教材工作研讨会暨教材建设推进会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抗击疫情“四班倒”